为何要推荐糖友食用粗粮?哪些粗粮适合糖友?
很多糖友经常询问我,他们被建议食用粗粮,但却不清楚其中的好处。对于那些没有尝试过的人来说,他们也不知道哪些粗粮适合他们。有些人尝试过后发现粗粮的口感不佳,从而放弃了。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粗粮也是主食,适当的食用可帮助降低血糖,但若错误地食用则可能导致血糖升高。在本文中,我将详细解释糖尿病患者食用粗粮的好处,并提供正确选择和改善粗粮口感的建议,以帮助糖友喜欢上粗粮。
对糖友的两个好处
许多糖友对于粗粮持有偏见,然而实际上粗粮有许多好处。
首先,粗粮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相对于精细加工的大米和面粉,粗杂粮富含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等多种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素对于糖尿病患者非常有益,能够弥补身体缺乏的营养,增强免疫力,避免营养不良。
其次,粗粮有助于稳定血糖水平。粗粮中富含丰富的膳食纤维,它能够增强饱腹感,有助于控制饮食量。膳食纤维还可以影响糖类的消化吸收,延缓餐后血糖的上升。例如,食用一碗白米饭可能在两个小时后就会感到饥饿,而食用一碗燕麦杂粮饭则能维持四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饱腹感。
此外,膳食纤维还能促进肠胃蠕动,增加粪便体积,吸附脂肪,从而起到防止便秘、预防高血脂和动脉硬化的作用。
总而言之,粗粮不仅可以预防营养不良和增强免疫力,还能稳定血糖、稳定血糖,防止便秘,预防高血脂和动脉硬化等。我们建议糖友在日常饮食中使粗粮占据全天主食的1/3.
如何选择和享用粗粮
粗粮的益处众多,然而有些人可能对某些粗粮不感兴趣或无法接受。下面提供三种解决方案:
1.挑选口感出色的粗粮:部分人可能不太钟爱玉米面窝头、馒头或发糕等食物。此时,我们可以推荐选择其他口感更受欢迎的粗粮,如小米、黑米、藜麦、煮鲜玉米等。同时,也可以尝试土豆、山药、芋头等薯芋类食物,它们同样属于粗粮,并具有较大的体积、低热量和丰富的膳食纤维,能够提供良好的饱腹感,升糖速度较为缓慢,非常适合糖尿病患者。
2.逐渐增加粗粮摄入量:初次尝试粗粮时,建议逐渐增加它们的摄入量。例如,在蒸馒头时,可以逐步增加荞麦面粉或玉米面粉的比例。这样做能让身体逐渐适应粗粮的口感和消化特点。
3.由细到粗:当开始食用粗粮时,建议从颗粒较小的谷物开始,如燕麦、藜麦、小米等。一旦适应,再逐渐尝试颗粒较大的杂豆类食物,如绿豆、红豆、花豆、芸豆等。对于肠胃较为敏感的人,建议在食用粗粮前将其浸泡一段时间并煮至较为柔软。进食时仔细咀嚼,可减轻肠胃消化的负担。
无法接受粗粮该怎么办
有些人可能真的无法接受粗粮的口感,或因工作等原因无法自己准备粗粮。这种情况下,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法:
1.减少主食摄入量:控制主食摄入量是进食粗粮的主要目标之一。通过减少主食摄入,合理搭配副食,您仍然可以控制血糖水平。简单来说,您可以将主食的摄入量减少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并增加绿叶蔬菜的摄入量。这样做不仅可以让你感到饱腹,还有助于血糖保持稳定。
2.选择替代品:如果因为时间限制或对某些粗粮口感不太喜欢,你可以考虑购买一些粗粮制品作为替代选项。市面上有一些全麦面包、燕麦片、杂粮饼干等可供选择。这些产品不仅可以增加你摄入粗粮的量,还能方便快捷地满足营养需求。
初开始食用粗粮时,要由细到粗地逐渐适应。所谓由细到粗,就是先选择颗粒较小的全谷物,比如燕麦、藜麦、小米等,这些谷物易于消化,颗粒也较小;待适应之后,再开始食用颗粒较大的杂豆,例如绿豆、红豆、花豆、芸豆等。
比如,食用玉米时,可以先选择玉米面,适应后再食用玉米碴,最后再享用玉米粒。对于胃肠不太好的糖尿病患者来说,在食用粗粮前可以多泡泡水,煮得软烂一些,并且在进食时要充分咀嚼,不要将过多的消化负担交给胃。
那么,不食用粗粮行吗
有些糖尿病患者可能真的不喜欢吃粗粮;还有一些人由于工作忙碌,无法在家自制粗粮。那么,应该怎么办呢?食用粗粮的主要目的是控制主食的摄入量,延缓餐后血糖的上升。实际上,只要控制好主食的摄入量,合理搭配副食,同样可以控制血糖。简单来说,你只需做到以下一点:将主食量减少1/4至1/3.把绿叶蔬菜增加一倍;不仅能让你吃得饱,血糖更平稳。
在这里特别提醒一下,虽然食疗会有效果,但是更多的还是要配合降糖药一起使用效果更好,糖友也不要掉以轻心,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出现了腿脚麻木、视力模糊、心悸等症状要及时就医和用药,千万不可拖延,用药方面如果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所致,可给予甲钴胺、依帕司他、硫辛酸等药物治疗;其中硫辛酸片,可以有效地预防糖尿病周围性神经病变,它富含一种B族维生素,它可以阻止蛋白质的糖基化作用,并抑制葡萄糖或半乳糖转化成山梨醇。
对于实在不喜欢吃粗粮或者没有时间自己制作粗粮的患者,其实也有其他方法控制血糖。减少主食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摄入量并增加绿叶蔬菜的摄入量一倍以上也可以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这样不仅能让你吃得饱,而且血糖更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