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观察记
浠水县雨露学校四(4)班叶婷婷10月9日星期六晴
今天,我们班同学带了一些绿豆来学校,他分给了我一些。利用业余时间,我找来了一个不漏水的透明小盒子,首先精挑细选了几颗看起来很健壮的绿豆,接着把绿豆小心翼翼地放入盒子,再往盒子里倒入适量的水,最后把盒子放在了窗台上。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我期待着这些小生命的诞生。
10月11日星期一晴
早上,我走近窗台,拿起盒子一看,呀!小可爱们前天还穿着“外套”,今天就把“外套”给脱掉了,竟然穿上了嫩黄的“衬衫”,不得不说,这几颗绿豆可真挑剔呀!每天都要换一次新衣服。
10月13日星期三多云
中午,我惊奇的发现,我的小绿豆长出嫩芽了,再瞧瞧它,多像一群快活的小蝌蚪啊!它贪婪地吸吮着甘甜的水。这些小生命现在是那样柔弱,这个时候你若轻轻碰一下它,它可能会永远和这个美丽的世界说再见了。事不宜迟,我马上找到了一个花盆,然后放入了深五厘米、宽一掌的土,又给土浇了一杯水,接着把豆芽全部放入花盆里,最后浇了一些“生命水”,把花盆放在窗台上。
10月16日星期六雨
早上,我发现绿豆芽长出了两片嫩黄的叶子,有的茎的头部从淡红色变成了淡绿色,还有的从淡绿色变成了深绿色。令人惊奇是,我发现土壤中还有一个没有睡醒的小姑娘,我可真为它着急呀!
(指导老师乐凤枝)顾名思义,观察日记,要点在观察,没有观察写出的“观察日记”,那叫编造,编造的“观察日记”没有观察的意义。
我没有观察绿豆生长过程的经验,所以我不知道叶婷婷同学写得对不对。但有一点我可以肯定,她写的是观念上的绿豆,而不是现实中真实生长的绿豆。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她笔下的绿豆没有个性,缺乏细节。可能婷婷同学听说过绿豆的生长过程,或者真的亲自种过,但没有仔细观察,所以她只能写“一般”的绿豆,不能写“个别”的绿豆,也就是“这一个”绿豆。不仅文学需要写“这一个”,平时作文也需要“这一个”。
但是婷婷同学的写作还是有意义的,这个意义不是观察,而是写作。至少婷婷同学初步学会了观察日记的写法。如果她以后真的认真观察一个事物,逐日记下事物的变化过程,突出变化细节,她应该会写出合格的观察日记的。马上就要放月假了,婷婷同学不妨实践一下。
其他同学都应该实践一下。
主编:夏教授主办:浠水县雨露学校投稿邮箱:yldjx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