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过去,好像这一年也差不多了。
人生好像也是这样!有时觉得来路艰难,回望时,发现坎也好,难也好,都会过去。
前段时间在朋友圈看到有人推荐一个台剧《俗女养成记》,看了介绍评分什么的都不错,于是找来看了看。
这部剧没有描述什么惊天动地,又或曲折离奇的故事,围绕女主陈嘉玲为主线展开。
39岁的女主是一个白领,长相平凡普通,写字楼里上着抓马的班,有一个看着不错的男朋友,某一天突然觉得这不是想要的生活,回到了老家,和家人经过很多摩擦,曲折,最后在老家安顿下来过上了自己理想的生活。
看剧情时常会觉得投射到许多生活的真实。
失恋后女主会感叹快40岁自己没有结婚,没有房子,没有车子,也担心家人因为自己而焦虑伤心,好像什么都没做好。
弟弟也会焦虑自己30岁了好像还没有自己的目标,不知道自己最喜欢的是什么,想去做什么。
即使是这样,女主的内心始终是接纳自己,忠于自己的选择,并没有觉得自己失败而丢掉自己,妥协随便找个人结婚,弟弟也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兴趣。
这部剧好像提醒我们可以不用那么焦虑,很多时候我们大多数人对生活确实没有那么清晰的方向和规划,那就好好过好当下的日子,总会越来越好的。
其中有几个小故事特别让我动容。
女主奶奶李月英,是一个风风火火的人,一辈子为家操劳的人,和爷爷相处也很好,在某一天突然提出要一个人搬出去住,全家人必然反对,邻居也来劝解,以为她是不是有什么矛盾或者不开心,而她表示只是想出去住住。
其实是帮助去大陆探亲的朋友看房子,她在这个小院安静地吃着蛋糕,吹着风,惬意极了。
女主爷爷去看他,又或者说想请她回去,一起吃饭的时候,两个人相对而坐,平等又独立,奶奶让她尝一下西红柿炒蛋,爷爷吃了一口就吐出来了,奶奶笑着说,小时候自己家里吃的就是比较酸的味道,这才是她喜欢的味道。
奶奶临终前和女主嘉玲说,当了一辈子的陈李月英,陈太太,已经好久没有人叫过她的名字了,曾经她的朋友都是叫她月英,阿英啊!
奶奶嘱咐女主,希望死后可以把她的骨灰撒在大海里,小时候最喜欢去海边玩,不想再被束缚,希望自由自在,只做李月英。
第二个故事,女主妈妈秀琴因为和爸爸生气住在女儿那里,女儿在家工作,秀琴想帮忙找点事情做,女儿表示没有家务需要她做,忙碌了大半辈子的她,闲下来,一时有点无所适从。
她走到院子,突然仿佛发现了一个新大陆,她喊道女主,嘉玲,你快出来看,天空好蓝哦!
女主说,天空一直这么蓝啊!这个埋头干活的女人好像有好久没有感受过这个世界,她有点怅然若失,静静地坐在树下秋千上,看着天空。
往后的日子,她开始照顾花花草草,照顾自己的感受,不再把那句为了孩子怎样怎样挂在嘴边。
当下社会,女性会承担许多使命也会遇到很多压力,很容易就牺牲掉了自己,剧中的女性角色,女主、女主妈妈以及奶奶是不同年代和身份的女性代表,她们有传统的坚守,同样也为自己表达了抗争与追求,这些努力在一定程度滋养了女主去勇敢有底气地做自己,不为社会的时钟,不为别人的流言去左右自己,哪怕自己如此平凡,都应该是自己的主人。
身边也有一个让我特别羡慕的朋友西米,认识她起就觉得她很特别,勇敢,自信,坚定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以自己舒服的方式生活着。
明天她也要结婚了,她为自己筹备了一个自然婚礼。
原本很想能去现场观礼,祝福,但是现在身在温州,加上疫情还是老老实实在线上围观吧!看完她的分享忍不住说还想结一次婚,太美好了。
收到她的邀请一直在酝酿给她送一个怎样的祝福呢!原本想在小区收集树叶和桂花摆一个祝福的字,但是这两天下雨,傍晚做饭的时候想起还有红豆,绿豆,红枣啊,晚上把娃安抚睡下,于是就开始蹲着数豆子,摆了一个她的婚礼主题他们两的自然名,淘米水,真心祝福西米幸福。
也祝愿所有的女生都可以更多地忠于自己的选择,都可以享受自己选择的人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