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天,阳光正好,我拎着大包小包回老家看望爷爷奶奶。
靠近村落,一股熟悉的桂花香扑面而来,沁人心脾,把我从头到脚都唤醒了。庭院青瓦,阳光透过绿荫斜斜地洒下来。被阳光笼罩的桂花,光芒耀眼,轻轻一嗅,只觉得花香一路在鼻腔里横冲直撞,直抵肺腑。
奶奶拿着锅铲站在门槛上,热情地喊我的名字,爷爷在桂花树下摆了把藤木躺椅。“桂花糕一会儿就好。”奶奶说道。花香融入水蒸汽,一会儿就将我环绕,好似沉浸于仙境一般,使我褪去了平日里的忙碌和焦躁。奶奶来到庭院,偏着头对爷爷说:“老头子,快起来扫花。”庭院内香气萦绕,两人各持一把扫帚,在桂花树下扫着落下的花瓣,好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摆出小桌,吃着香气四溢的桂花糕,小饮一杯花茶,整个人都精神起来。阳光美得灿烂,正如此刻岁月静好。两位老人喜滋滋的脸庞呈现在我眼前。回忆起当初奶奶在家门口唤我吃热气腾腾的桂花糕,爷爷在我上衣的口袋里装上香囊……我突然觉得当年萦绕在心头的桂花香,从未被荏苒光阴所稀释,依旧如影随形,并随着时间的流逝愈发浓郁,纵是品它千遍也不厌倦!
奶奶收拾着剩下的桂花糕,我们一同将这美味送与街坊四邻。还未走近,几个活蹦乱跳的小孩儿就上来讨吃,奶奶慈爱地分发着。爷爷聊着过往,论着今朝,同时也不忘念叨我两句,让我同着桂花一样,不作媚世之态。
风也伸出和煦的大手,把我摩挲得浑身舒坦。耳边的谆谆教导,眼前的悠悠时光,鼻中的幽幽芳香,都融入这绵延的阳光,促使我明媚向前。
桂花飘香传十里,也悠悠扬扬飘到了我心上。愿往后无数奔波之日,这品它千遍也不厌倦的花香,依旧美丽!依旧清芬!
(指导老师陈继华)
读过琦君的《桂花雨》,桂花盛开时香飘十里,摇落桂花时飘洒阵阵桂花雨的场景,都能勾起我们对儿时生活的回忆,对故乡、故土、故人的怀念。桂花实际上已成了一种寄托,一种情感的载体。
小作者好像也有所借鉴,但又不单纯是借鉴。文章里有对逝去人事的怀念,更有对美好事物、美好生活的品味、珍惜与热爱。我很惊叹于王家欣同学老练的笔法和文字,有时候甚至有自愧不如的感慨。
听她妈妈说,王家欣钟情于阅读,《史记》《诗经》等都是她之所爱。这就解释了她文字的成熟与凝重。我想说:阅读真是一个好习惯!
当然作为一个孩子,她文字中的沧桑之感是我所不喜的,我唯愿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而无需“为赋新词强说愁”,单纯的快乐或许更真实,更能打动人,感染人!(陈继华)
主编:夏教授主办:浠水县雨露学校投稿邮箱:yldjx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