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糕刺客#“雪糕刺客”冲上热搜,你还记得儿时“冰糕”的味道么?
近期“雪糕刺客”冲上热搜,也让我回想自己认识中的雪糕,可能是近些年很少吃雪糕的缘故,我对雪糕的认识还停留在一两元的“小布丁”,两三元“高级雪糕”,而如今动辄二三十元一只的雪糕说实话真没吃过。
看着如今超市冰柜里五花八门的雪糕产品,让我又想起了儿时夏天五分钱、一毛钱的“冰糕”、“冰水儿”。
那时候的夏天去学校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的“水杯”,各式各样的都有,好多家里不舍得买的都用“玻璃饮料瓶”或者“罐头瓶”,带瓶水,有时候会买些糖精,加到水里,用那种很长的彩色软塑料吸管喝。
有零钱的可以买上一根一毛钱的冰糕,或者一袋“冰水儿”,多数都是冻成冰疙瘩,化着吸着,别提多美了。
除了能够买冰棍,还能用“冰糕棍”换冰糕,当年村里有家自己做冰糕的,孩子们能够用捡来的“冰糕棍”十根还是二十根冰糕棍能换一根冰糕。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当然冰糕棍不仅能换冰糕,还能当玩具。
后来也慢慢的有“绿豆糕”、“菠萝棒”等品种了。小时候吃的最高级的冰糕应该是“蛋卷冰淇淋”吧,那是感觉“蛋卷冰淇淋”就是雪糕的巅峰。现在再也吃不出来当时的感觉了。
而如今几十元一直的雪糕早已不是当年的“冰糕”的简单升级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各类消费品都快速的更新换代、提质升级。除了产品本身升级,更多的加入了产品营销,通过各种手段和宣传途径来制造更多的卖点。很多产品早就不是以其本身基础功能来赢得客户,而是靠其附加功能。
茅台仅仅是“酒”么?
豪车仅仅的代步工具么?
LV仅仅是个包么?
......
当然不是,其产品早已被贴上了某种标签,代表着金钱、身份、社会地位、圈子等等。
反过来在看“雪糕刺客”还算稀奇么?好像也不怎么奇怪了。各位看官,您觉得呢?你是否还记得儿时雪糕的滋味么?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