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为什么,从昨天中午开始就无限想念家乡的美食,最后那些回忆统统停留在校园,停留在了学校周边的那些美味上,那时候明明最想逃离的校园,现在却成为了最怀念的地方。以此文章致敬,高中毕业的十年。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每一所高中都有一片紫藤林,那时候匆匆一瞥,没有多余的时间去欣赏,现在想来那应该是学校最美的时光。那片紫藤林底下是一片文化墙,里面有书法,有绘画,有作文,有对成绩最优异同学的褒奖。早上两节课之后的晨跑,是大家最不愿意的事情,好不容易的大课间,补个觉也好。广播一响,几千号同学从环形的教学楼匆匆而下,楼梯上黑压压的全是脑袋,场面甚是壮观,那个时候最高兴的事情就是隔壁班的帅哥出来了,就在我们身后不远的地方。单调枯燥的生活,也挡不住对青春的怅惘,自习课上,拿出昨天刚从门口小店借的言情小说,塞在抽屉底下看得津津有味,心里无限幻想自己的白马王子应该就像小说里写的那样。下过晚自习,去食堂温习功课,只有酸辣土豆丝的夜宵,也可以吃的很香。食堂的饭菜虽不怎样,但第一食堂的油条配辣汤还是让人念念不忘。第二食堂的红烧鱼,也令人唇齿留香。晚上十一点的寝室,已经熄灯进步梦乡。但那些莘莘学子却挑着LED小灯坐在走廊,看着他们一个一个认真的摸样,自己不小心打个盹都觉得对不起没电了还在亮着的灯光。晚上最好的加餐,就是五毛钱一包的小零食,虽不够自己吃,还要全寝室分享。实在饿得很的时候,一块钱一包的泡面,是晚上加餐的最好选择,每次一泡全寝室飘香,你一口我一口,最后能把泡面汤全部喝光。我高中的时候,在县城上学,高一高二,每个月的生活费,只有块钱。到了高三,餐费标准才提到一个月,真不知道那时候怎么够花的。更神奇的是这些伙食费不仅够花,有些时候还有结余。下面我就来说一下,我是如何用这几百块钱,吃遍学校周围的美食的。想起那些美食,我又开始流口水了。早上只需要一块钱就可以吃饱,食堂的大包子,一块钱两个,还送辣汤,酸辣土豆丝加两个馒头也只要一块钱。但并不是每一天我们都愿意在食堂吃早饭,学校门口一块钱四个的包子更加美味,个头虽比食堂的小一些,但人家一块钱四个,关键是味道好,品种多。有雪菜的,粉丝的,鲜肉的,荠菜的,豆沙的,胡萝卜的等等。校门口婆婆的卷饼,只需一块钱也可以让你吃到美味,虽然都是素菜,但是味道很好,有土豆丝,炒包菜,绿豆芽,海带丝,豆腐皮,莴笋,花菜什么的,根据季节不断变化。高中的时候中午十一点四十放学,我为了不跟大家拥挤,一般都是在教室学习学到十二点在出门吃饭。中午的选择最丰富,肥猫家的辣味千层饼,百吃不腻,一块钱可以吃饱,还送小菜海带丝。油炸菜夹馍也只要一块钱一个,白吉馍在热油里炸一下,又焦又脆,加上几个自己喜欢的素菜,最后在配上灵魂辣椒酱,好吃的不得了。即使是肉夹馍那时候也只要一块五,想想真是便宜,关键又特别的好吃。一块钱一小份的盖浇饭也是不错的选择,三勺米饭加三个配菜也只要一块钱,一块五的盖浇饭,有时候量大到一个女孩子吃不完。超级大烧饼酥酥脆脆,只要一块钱,抹上辣椒酱也是美味,不过我们一般都是五毛钱买半个,因为太干。一块钱一份的米线,烫面,简约不简单。米线,汤面上面撒上葱花,香菜,榨菜,肉末,再来上一勺满满芝麻的辣椒油,最后配上高汤,真是分分钟吸溜完。离学校稍远一点有很多炒菜店,一块五一份的素菜,两块五一份带肉的荤菜都是男生喜欢的选择。我们女孩子喜欢去买凉菜,胃口小的一块钱就够了,再花上四毛钱买两个馒头。或者去快餐店,两块钱一份的炒菜,可以自由选择三样拼在一起,味道都很好,每次我都可以吃个精光。我上学的时候可能是个大胃王,别的女孩子都是两个馒头就够了,我偏偏五毛钱买三个,每次也吃得干干净净。学校门口有一家凉皮店,在别人家都只卖一块一份的时候,他们家就卖两块一份了,后来甚至涨到了三元一份,那是我们最奢侈的选择。她家凉皮是两姐妹开的,还有几个帮工,每天生意好大爆炸,哪一次去都要排很长时间的队,他们家的凉皮酸甜辣口味最受欢迎,真是吃上一口,回味一年。时至今天,我都认为她家的凉皮是我吃过最好吃的,至今念念不忘。另外奢侈一点的还有离学校稍远一点的牛肉汤,小份两元,大份三元。肉很多,汤很浓,配上他家的秘制薄脆烧饼,真是神仙级别的享受。他们家的炒菜也不错,那是我们过生日请客吃饭时的选择,平时毕竟生活费有限,不敢这么花费。高中学校门口的美食,还有很多很多,来不及一一诉说。此刻,好想回老家,把它们都吃一遍,但是曾经的校园拆迁了,那些店家也不知道搬去了哪里,那些美食成了永恒的记忆。味道何尝不是一种记忆,致敬那些回不去的时光……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