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活动/
薄雾蒙蒙,太阳今天收敛了他的光芒,山脚下的山阴村被雾气笼罩。由于水分给泥土带来的泥泞,我们今天上午的田野活动课改为在室内进行。
原本对田野活动课的想象是漫步在百草园里,领略各类中草药千姿百态的生长,一下子被告知要在室内度过一个上午,不免有些失落和担心,但好在这一个上午下来,所有人都感到充实且有趣,学到了许多知识,不负此行。
田野活动课的老师幽默风趣,我们的课程从身边常见农作物的所属科开始。老师讲到,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四个科分别是禾本科、十字花科、茄科、豆科。光听名字,同学们脑海里浮现出的作物往往只如其名,比如茄科就会想到茄子,豆科就会想到各种豆类,同学们七嘴八舌,黄豆、大豆、红豆、黑豆、绿豆……像是要把所有豆类都说了个遍。老师笑着打断我们,告诉我们说,“同学们,其实我们身边的很多作物,都分属于看似和它们根本不沾边的科。像是土豆其实属于茄科;白萝卜青萝卜都属于十字花科,而胡萝卜却属于伞型科;地瓜和红薯也并不是一类作物,它们一个属于豆科,一个属于旋花科。
#初识百草感悟自然#
如今我们生活在城市里,远离了乡村和土地,但我还是希望同学们可以适当的回到田野,观察自然,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发现自然真正的美丽。
/中医/
在课程的最开始,我们首先看了一个有关中医学草药的视频。片中首先简单讲解了有关屠呦呦院士发现青蒿素的辛苦历程,其次又记录了安宫牛黄丸的原料选择、制作过程及其功效,制作过程中的每一味药方都经过层层筛选,每一步骤也都严格把关,才使最后的成品疗效显著。
随后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几种草药及它们各自的功效,其中多数药方大家都鲜有耳闻,又进一步吸引着大家深入了解的兴趣。
接下来的部分,我们简单学习了中医治病的方法——望闻问切,中医通过不同的方式来了解病人自身的病症,随后为病人开出独属于病人自己的处方,与古代儒家“因材施教”的思想类似,不同而针对个体需求的处方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体现中医草药的真正功效。最后,我们学习了一些食疗调理身体健康的方法,有关“补钙”“补气血”“补脾胃”等等,让我们了解到生活中常见的食物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我们的身体健康状况,因此,日常生活中的食物选择也需要慎重。
#中医文化博大精深#
这一视频让我们认识到药方制作的诚意和责任心,了解了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对中国古人的智慧充满了敬佩,更加深了我们的民族文化自信。在这节课程中,我们简单了解了中医学的部分知识,但相对于整个中医学的庞大体系而言仅是皮毛,其中深层的奥秘还需要我们自己多去了解、体验,但这一节课,我们真正感受到中医学的魅力,也鼓动了大家继续学习的热情。
供稿/刘怡琳陈美杉房一
编辑/房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