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六教学手记

这次语文园地的教学中规中矩吧,不够有趣。我能做的,就是把相关练习做扎实,争取每一个人都不留问题到课后。简单的教学流程如下。

一、谈话导入,学习“识字加油站”

1.说到夏天,你会想到哪些东西?

2.自由读,读准字音

3.小老师带读,集中识字

棍:指细长的棒子。拓展:木棍、铁棍

汤:有水才是汤。拓展:米汤、菜汤

结合插图和网络图片理解“蒲扇”。

4.观察每排词语,发现共同点。

生:第一排词语都是夏天可以吃的食物

生:第二排和第三排都是夏天可以用的东西(更正:萤火虫不是)

生:第三排都是星星的名字。

5.选词说话

选择其中一个词语,说说:夏天,我用什么怎么样。举个例子:夏天,我吃冰棍解暑。

生:夏天,我吃西瓜解渴。

生:夏天,妈妈给我熬绿豆汤解渴。

生:夏天的晚上,我坐在竹椅上乘凉。

生:夏天,我用蒲扇扇风。

生:夏天,我用蚊香驱蚊子。

生:夏天,我用花露水喷蚊子咬的地方。

生:夏天,我用望远镜看到了北斗星。

……

二、字词句运用

(一)照样子说一说

1.自己读一读粉色框中的三个句子,看看后一个句子相比前一个句子多了什么。

(1)自由读,思考

(2)同桌交流

(3)抽生分享

生:第一句是谁干什么,第二句比第一句多了在哪里,第三句比第二句多了怎样地。(这个孩子说得完整而清楚)

2.用括号把添加的部分标注出来,自由读一读,强调添加的部分,思考:加上这些词语有什么好处。

3.练习说一说

蚂蚁搬东西。(尽可能抽所有学生参与其中,拓展“在哪里”)

蚂蚁在地上搬东西。(拓展“怎样地”)

这里的难点在于“怎样地”。如果严格按照例句拓展,这里只能添加“X着X”,但是这对于学生而言是有难度的,所以降低要求,可以添“怎样地”。另一方面,学生平时习惯了“谁在哪里怎样地干什么”,但是这里却要求把“怎样地”放在“在哪里”的前面,有些接受度比较差的学生一下子反应不过来。

所以在课堂上我专门找了几个接受度不太高的学生拓展第三句,遇到问题及时纠正,尽量在课堂上解决。

4.练习写一写

完成书上练习:小鸭子游泳。

有了说的基础,这个时候就可以让学生写了。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有孩子第三句的地点与第二句添加的地点不一致,及时指出更正。的、得、地的运用还需要专门花时间区分强化。

(二)读一读

1.抽生读,其余生感受语气

2.自由读,圈画语气词,添加标点。

3.抽生交流自己添加的标点,说说原因。

小结:带有问别人的语气,句末加问号;有语气词却没有问的语气,通常加感叹号;没有任何语气和语气词的句末用句号。

4.师随机说句子,抽生判断句末标点。(这是一种有效的检测方式,学生不知道我会走到哪里,我会抽谁,所以都会打起十分精神。)

5.生自己说句子,说出句末标点。

6.抄写最后一句

提示要求:标点占格,大小均匀。

三、展示台

生活处处都有语文,很多生活用品的包装都可以帮助我们识字,一起去看看吧。

1.自己看,认认这些字

2.说话练习:我从……的包装上认识了……几个字。

3.除了食品包装,其他的包装也可以帮助我们识字。

这个环节,我随手拿起粉笔盒、抽纸走到学生中间,随机抽学生用刚才的句式回答认识了哪些字。

四、日积月累

1.齐读(之前上《要下雨了》简单读过,读音基本没有问题)

2.抽生交流:每句气候谚语告诉了我们什么?

学生讲到“早晨下雨当日晴”时,我让他们回忆今天的天气,他们发现,今天早上下着雨,现在却放晴了,和谚语说的一样。从而感受古代人的智慧。

3.连一连

我在黑板上写上“朝霞、晚霞、山戴帽、半山腰、蚂蚁搬家、蛇过道”等词语,在右边画上晴天和雨天的天气符号,让学生根据左边的现象连线。

4.分享:你还知道哪些天气谚语?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yanshens.com/afhzz/356.html

当前时间: